2019:新国货品牌、全球化与产业并购

2019年1月份,刚好春节前,在黑马新的独栋办公室举办了一场实验室导师的聚会,在晚宴环节,红杉资本的王岑总向在座的导师提了一个问题:“2018年感受最深的两个关键词是什么?

回顾自己的2018,感受最深的两个关键词:敬畏与顺势而为

第一个关键词:敬畏。

敬畏投资和金融的风险。我是2012进入黑马才进入投资行业,之后再去做天使投资、跟Albert一起募集VC基金、再到上市公司做战略投资,经历过不同的阶段,看过不同的风景,虽然这几年有两个小的波峰波谷,但是整体创投行业是向上发展的。就像一个孩子出生就遇到春天、夏天和秋天,而不知道冬天的存在。好像一个企业只要是个不错的团队就应该拿到200万~600万元人民币的天使,甚至更多,好像企业拿投资人的钱是正常的?而忽略了企业是要创造利润和价值的,无论是在短期内创造持续价值还是在未来的长期内创造更大价值;

第二个关键词: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是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经济周期和行业趋势的,顺周期而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在大时代和趋势的背景下,能产生天地之间的差异。了解近十年的创业企业的历史,推荐看下吴晓波老师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很喜欢吴老师用“水大鱼大”来对过去十年的总结)。

当然过去的十年由于年龄的关系大概率不属于大部分85后和90后,根据“康波周期”来看2019年及其后的十年恰恰是我们这个年龄群体的第一次大的机会点,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涛动周期论》。

再说下经过了2018年,我对企业的两个思考和重新认知:

继续阅读

投后管理的分类及日常工作

引言:黑马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创投服务和投资经验整理而成《懂点投后管理》的系列文章,逐步成稿,目录如下,愿对你有一些帮助,Enjoy~

常规的投后管理有:市场PR、招聘HR、业务资源、战略规划、再融资等等……

我加了一个GR(政府关系),在中国GR很重要,我觉得传统制造业应该有这样的部门,你们你刚毕业接触不到GR这个角色,但是发现再往后走很多事情,中国的商业叫政治经济学而不是经济学,这个讲出来大家可能会秒懂。

另外加了一个战略,很多人都会觉得战略其实挺虚。战略有时候确实有点虚,但是更多的时候又特别关键,这个我后面再详细展开。

业务资源比较简单,今天大家坐在这里几十个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碰撞,比老师给你讲的东西更有价值,这个是真的。

再多讲一下家庭健康,家庭健康这块,这个其实是最近几年出来的特别流行,之前很多投资机构都不会或者没有考虑。一般是这样做的,可能会雇佣一到两个专门的投后服务人员对接一些医疗健康机构资源,把创始人的健康管理做起来,如果该被投企业是所在投资机构特别好的项目,已经给或是未来能给投资机构赚大钱的项目,健康管理的投后服务甚至会覆盖到创始人的家庭及其父母或是团队的核心合伙人等,为的是让创始人及其团队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创业这件事情上、专心创业。甚至除了健康之外,还会覆盖创始人的家庭及子女的教育和学习问题。

投后服务还有一个再融资,这个很重要。很多好的投资人或者很多投资机构的大合伙人,你会发现如果他亲自来做投后管理可能只干一件事,那就是帮助被投企业再融资。最近几年VC圈有个小闭环,实际投资圈已经分派了,大概是谁投的天使、谁来接A轮,之后B轮怎么样,一般天使机构投了一个项目,基本也知道后轮哪个投资机构的投资人会喜欢这个项目,这个路已经铺垫好了。

继续阅读

天使阶段的投后管理应该如何做?

引言:本文是黑马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创投服务和投资经验整理而成《懂点投后管理》的系列文章之一,愿对你有一些帮助,Enjoy~

如果从诉求角度,很多天使期的创业公司的主要诉求可能是产品和品牌PR。

比如初创期更多是你帮我做一个曝光让更多的人知道我,所以你需要一些媒体平台,帮我们宣传出去,推广出去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我找合伙人、要去融资,一个新生命要告诉别人你是谁。这个时候你的CEO时间没有那么宝贵,所以会参加很多线下的活动路演,因为没有人给你资源,你只能自己去开拓关系获取资源。

天使期说白了这个公司有一定小发展拿到了一点钱,所以你会参加各种讲座和培训活动,所以大家现在类似是在天使期。公司的产品、营销、管理、资本等等一堆课程,你想了解和学习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你在线的通过一些课,花很少的钱就能学到一个很专业的模块而且都是这个专业里面比较好的人给你讲。

     但是从投资机构的角度,要帮助企业解决背后的核心需求,也就是针对天使轮项目的投后管理主要的几个方面:

         继续阅读

投后管理,做还是不做?

本文是黑马先生根据自己多年的创投服务和投资经验整理而成:《懂点投后管理》的系列文章之一,愿对你了解”投后管理“有一些帮助,Enjoy~

投后管理,英文直接翻译为:“Post investment management ”, 黑马先生更愿意翻译为:“Portfolio management”,Portfolio指“投资组合”,针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所有被投企业(简称:“投资组合,Portfolio”)的投后管理更能表达我们创业投资领域经常讨论的“投后管理”的意思。

关于投后管理,很多人听到这样两句话:“好的项目永远不需要投后”和“投后管理才能让公司走的更远”,不知道大家认可哪一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继续阅读

创投行业中的边缘生存之道

引言:创业与登山一样,都是要面对未知和挑战,创始公司在创投环境与个人在登山环境一样,都是要面临着边缘生存,其生存之道一样,黑马先生结合创业投资与登山的经验,尝试用边缘生存角度来解读创业及投后。

本文节选至《创投行业的边缘生存之道》,PPT分为两个模块:首先是从投资人角度要投什么样的团队,其次是如果帮助创始人的成长。

 

一、投什么样的团队?

      1. 边缘生存解读创业投资
      2. “铁三角”的团队:成功创始人的人格及团队能力结构要求

二、企业家与企业成长

    1. 创始人/投资人的边缘生存与自我拓展
    2. 投后管理对创始人和投资人的成长要求
    3. 善用董事会

继续阅读

老公司如何孵化新业务?

最近遇到了几个黑马企业:

  1. A公司,老业务是做工厂的,为客户OEM和ODM生产消费电子设备(简称“2B业务”),2B业务已经占到细分品类的龙头位置,营收和利润都还不错,潜在的挑战是未来代工的天花板和市场风险? 所以想转型做2C的品牌;
  2. B公司,主营业务主打二三线城市,从营收数据上排进行业前三,但是在一线城市没有知名度,在中高端用户市场没有渗透,想内部孵化一个新的品牌主打中高端市场;
  3. C公司,传统线下店铺在区域已经开到相对饱和,效率和净利率比较低,通过一些独特的模式创新降低了某一个环节的成本,想转型做线上社群电商;
  4. D公司,与业内寡头合作垄断了线下某一细分产品渠道,间接拥有新零售领域大部分的夫妻老婆店资源,营收、利润及年增长都比较稳定,但是总觉得是一个平淡的生意(其实也很好),而无任何创新和自身优势;
  5. E公司,新锐的2C消费品牌,通过极强的营销能力,杀入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单点突破获得了行业的一席之地,且奠定了在该市场的中高端品牌定位。通过品牌优势签约线下主流渠道(线下成本较高),而线上的营销又趋势流量饱和,如何破局?

……

继续阅读

在黑马私董会上对于消费升级趋势的观察

鉴于私董会的信息保密及已经签署的保密协议, 东哥只整理下我自己对其中一个问题的思考,不涉及相关企业隐私。

Q:未来几年消费升级的潜在趋势是什么?

A:我个人对于未来几年消费升级的几个观察:

一、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首先要找到“更大众化的产品”切入

今天,所有的生意跟几百年前的生意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从最早走街串巷的游商、到自由贸易的集市、再到批发市场、到超市、购物中心、线上电商、自主贩卖机、无人货架……。   无外乎是通过新的技术、渠道或是模式对于“人、货、场”在不同时空的重构,“穿新鞋、走老路”,想明白了这个,也就知道商业的本质一直没有变。

如何找到更大众化的产品切入点? 首先要找到一个细分的品类牢牢占领用户的心智。 锁定精准的用户群定位、通过可标准化/可规模化的生产方式满足他们的核心需求

继续阅读

投资经理都是内部FA

【这是关于“资本投资”话题的第No.5篇原创文章】

从2012年开始,黑马先生真正进入创投服务领域,到后来去联想之星做投资经理,再到后来跟赛富的一个合伙人一起做VC基金,一路经历过了投融资服务(投后管理)、天使投资、VC投资、募集基金,项目并购退出……, 整个机构的“募、投、管、退”都经历了一遍。也经历过2014~2015年的天使投资高潮和随之之后的低谷,经历过募资的热点及持续到今天的资金荒。

回过头来,聊聊今天的主题,在没有经历过全民皆天使的时候, 如果你是一个投资经理,机构的牌子又还不错的话,很多CEO还是愿意跟你真心聊聊的,聊过之后双方多少都还有些收获,以及后续可能真正的快速投资。 当然这是2015年左右的事情。

到了2016年之后的市场,很多CEO都不屑于见投资经理了,如果对方不是个合伙人或是至少VP级别,都不爱聊了~,这里面有几个市场的变化和趋势:

  1. VC机构的裂变及有能力的合伙人纷纷自立门户;
  2. 投资经理的大量扩容;
  3. 个人天使投资人(及LP)的直接入场及割肉离场;
  4. 整个市场的项目从早期投资变成中后期投资;
  5. 合伙人变成投资经理,投资经理变成FA

这几个因素是环环相扣。

继续阅读

所有的生意都没变

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同时中国所有的生意本质都没变。

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一、技术驱动的行业重构

1776年,蒸汽机的发明,对需要依赖稳定的动力系统的行业做了重构,如:工厂、铁路、轮船等。

1799年前后,电和灯泡的发明,对照明行业及其背后的产业链做了重构,人们不再需要依赖于燃烧煤油来照明。由于对于煤油的依赖降低,炼油厂为了生存找出路,间接的加速推进了汽油(跟煤油一样的另外一个石油的副产品)的研究及后续推动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力的发明还推进了交通运输

1946年,电脑的发明,把计算能力和计算资源做了大幅度的提升。

1969年,互联网的发明,对整个行业都有深远的影响,所有企业都要“+互联网”,同时也引发了对“互联网思维”的第一次认知,黑马先生认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行业的思维模式,区别在于其通过“互联网的精神”(共享、效率、免费、规模效应等)来对传统的商业资源(人、货、场景)进行重新组织。

1973年,第一步智能手机的雏形,以及2007年iPhone的诞生,引领了移动互联网的变革

以及,VR、AR、AI、自动驾驶……的发明,永远在重新颠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