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学习笔记

VPS与云计算哪个更划算?

云计算时代,不谈云,不用云就感觉跟你是奥特曼(Out man~)了,但是很多中小网站主不知道云计算是更节省还是一个陷阱,我用云计算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不想做vps的维护和网站流量增长所带来的服务器迁移,还有就是云服务相对vps或是独立服务器的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

因为最近几天一直在使用Sina的SAE服务并进行了一些云豆消耗监控和价格对比,发现使用VPS和云服务在某个临界点下肯定会有一个成本交集,哪么这个临界点在哪里呢? 东东有礼简单列了个表格对比如下:

继续阅读

新浪sae url rewrite(伪静态、重定向)详解

sae全程Sina App Engine,真是一个好东西,他有很多优秀的特性,简单来说SAE就是一个简单高效的分布式Web服务开发、运行平台。

支持现在常用的 php+mysql环境,在开发中难免会碰到项目需要做url rewrite(伪静态),然而sae不支持 apache 下的.htaccess 。不过不要难过,sae提供了自己的rewrite方式,本文我们就对sae的rewrite做个介绍,希望需要的同志能快速根据自己需求写想要的规则

config.yaml简介
sae的配置文件在每个应用的根目录里面,名字是config.yaml。这个文件就类似于apache的.htaccess,所有的伪静态规则,404设置等都在这里配置。

config.yaml内容格式
name: phpclubs
version: 1
handle:
– directoryindex: index.php index.html index.htm
– errordoc: 404 /path/404.html
– rewrite: if(!is_dir( ) && path ~ “urldir/(.*)”) goto “/tools/$1”
上面是一个应用里面的config.yaml文件
第一行 表示 当前应用的名字
第二行 表示 当前应用的代码的版本
第三行 handle 下面的就是我要写的规则
config.yaml修改途径
我们创建项目版本时系统会自动生成config.yaml文件在根目录(如果没有自己可以手动创建一个),一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 在线编辑器(SAE CLOUD EDITOR) 进行编辑config.yaml文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使用svn本地编辑,提交到服务器,修改都是实时生效的。 继续阅读

创业公司客户满意度那些事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产品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抱怨或投诉,用户会跟你较真,说明对你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认可,谁也不会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创业公司就应该抓住机会并且把用户的这份“热心”转化为对产品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有些初创公司,甚至有些大公司都没有把握住机会把 “公关危机”转化为正面的“品牌营销”。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 @罗永浩可爱多 微博大战 西门子。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个反面案例,然后具体剖析下其中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故事的主角是小L同学和西门网盘

小L一直是Dropbox的忠实粉丝,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国内使用非常不便,还好国内出了几个同类产品,当时选中了一个自认为技术还不错的 “西门网盘”。小L购买了西门网盘的VIP4会员,想更好的享受其产品和服务,但是悲剧发生了:

1、网盘文件同步偶尔出错,移动某个文件到另外一个文件夹后,该文件同步时候同时存在于原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

2、部分word文件读取或操作后会产生错误,然后产生多个版本的备份文件。

抱着帮助优化该产品的目的,小L在该网盘的论坛错误反馈专区提交了详细的产品BUG说明,并希望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重视 。

之后几天小L的BUG反馈帖子几乎没有官方人员回应,3天后才有一个工作人员用标准官方语言回复:“建议加QQ群…..”。通过加他们客服人员的qq把相关问题发给他们了, 然后客服很热心的要了份网盘的log文件,再然后?然后就没有消息了....。

客服人员的怠慢和不作为会慢慢损失客户对于产品的信心,哪怕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给予客户反馈该问题的进度或许客户也能理解。

之后小L陆续在论坛催促管理人员关注解决,同时又发现了一些隐藏的小问题,得到的答复都是整齐划一的官方答复“建议加QQ群…….”。然后就QQ联系他们的技术和运营人员,沟通过程中技术人员承认可能存在该隐藏的风险,但是无法复现该问题,所以该问题不在优先处理队列。运营负责人则表示不在论坛回应是担心怕竞争对手抓住把柄。

小L看了下该官方论坛错误反馈区里面的帖子基本上都是3天前的回复,并有很多用户抱怨官方的反馈不及时,而客服让加的QQ群,也有用户反馈群满加不进去。 小L在一个多月的“维权”无奈,屡次被他们伤透心的情况下,只能申请删除网盘账号以引起官方管理人员的重视,但是为了警示后人同时要求他们保留论坛的bug提交记录,便于后期追述问题并及时解决。可是,更悲剧的事情发生了,论坛服务人员直接把网盘账号删除,同时论坛的帖子也被删除了!

      工作人员之间的敷衍与推诿会对产品产生更为可怕的负面影响及时的承认错误并真诚的给予客户进度反馈,让用户得到足够的重视的同时客户也会给予足够的理解,真诚与承担会对创业公司的品牌和忠诚度有很好的提升。

    在这个案例中,不难看出,小L曾经是该产品的绝对忠实用户,并对其产品比较熟悉。及时的发现并抓住这1%的忠实用户并给予有效的沟通,引导这小部分群体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持续的优化,是创业公司低成本改善产品与传播品牌的有效途径。

初创企业的技术和产品有问题是能够理解的,毕竟是一个处在发展期的新事物,用户会对其产品细节和功能完善给予一定的容忍和耐心。但是客服和运营人员的不作为或是不能及时聆听客户的声音、抚慰用户的情绪,会把用户对于公司产品的热情扼杀,于公司是一种损失,对客户是一种不尊重,很难相信一个不尊重客户的公司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前途。

建议初创公司及时聆听客户的反馈并给予积极的解决态度,聚拢和有效利用客户的热情来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用户口碑。客户服务,这是一个长期经营的过程,而不只是挂在公司墙上的一个口号。

咖啡厅错觉(Coffeeshop Fallacy):太爱它就一定要拥有它?

原文 Mr.6  Via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到一个有趣的人性现象,你是否曾经听过身边的朋友,或者自己,曾经有过一个念头——

   想开一家“咖啡厅”!

是么?

有趣的是,“咖啡厅”这个行业,想开一家的人,心态显然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因为如果你问他/她,为何想开间咖啡厅呢?

“因为,我‘好喜欢’坐在咖啡厅一整天的感觉。”

“因为我‘好向往’那种情调,想布置一个真正有感觉的场所。”

“因为我‘太爱’咖啡,喜欢喝,更喜欢闻。”

请注意,几乎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想开咖啡厅的人,都不是因为“咖啡厅是一个好生意”才开的,而是因为他“喜欢”咖啡厅的某个元素,喜欢到,必须自己“拥有”一家,才善罢甘休。

文章将这个人性贴切的称为“咖啡厅错觉”(The Coffeeshop Fallacy) ——

意思是说,当人们很喜欢某件事,实在太喜欢了,我们都会有一个“占有”的欲望——远远欣赏永远不够,我们一定要“拥有”一块,那才满足。

另一个常听人想自我拥有的是“杂志”,因为很有想法、很想要有一本杂志而办杂志,但你大可以去做一间杂志的顾问,或是加入一家小小的杂志社做高层,但不行,你太喜欢杂志,所以你一定要一本完全属于自己的杂志。有趣的是,当你真的有一本完全属于自己的杂志之后,又因为忙于其他“原本没看到”的东西,反而杂志本身的内容也不完全是自己想做或认可的、也不见得有时间自己经手做。

另一个更常见的,就是“男女朋友”,因为太爱她/他,所以要拥有她/他,没办法保持一个让对方舒服的空间或时间。旁人会说,她现在愿意和你在一起出去玩,就应该好好享受当下了!干么一定要天长地久!而且就算结婚也不一定真的“拥有”!但你就是会去追寻一种“拥有”……。

这很有趣,因为为什么一定要“拥有”?

“咖啡厅错觉”其实让人类很辛苦,我们会莫名奇妙的花了很多时间,和力气,去想办法“拥有”某样东西,但其实我们“享受”它最多的,却是在我们还没有开始拥有的时候,而当我们终于拥有之后,反而渐失去了当初的感受!

我记得国外有一位好友,收集了当时所有的漫画,他是一个很爱看漫画的家伙,移民出国,将漫画全部以货柜运过去,摆了家里好几个书柜,我羡慕的眼神,他却和我说一句话:

“我还是都去书店租漫画。”

他的意思,不是不翻旧漫画,而是收集漫画这个举动,并不是他爱漫画最核心的一块。既然不是最核心的一块,其实说实话,如果你知道自己有此“咖啡厅错觉”的人性,应该可以克制自己,告诉自己,好好享受“当下”,不要再追求“拥有”,省了很多零用钱,也省下空间和时间,而且让自己更能尽情的享受最美好的时光。

如果你可以现在马上开始清点你现在的时间运用,将所有“拥有”的欲望全部清除,那么,每天的日子会更自在。

不再追求“咖啡厅”,反而更能享受咖啡。

【图片来源: 百度图库,而非原文配图】

 

 

 

 

 

1真的等于0.9999…么?

 

貌似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算式,但是仔细想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逻辑的误导,或是视觉的误导。

你发现了么? 有的数字后面是“..”两个点的省略号,有的数字后面是“…”三个点的省略号。

让我们来拆分下,你陷入了哪一个误区。

a=0.99999…     假设小数点后面有N个9

10a=9.9999999..   此时的小数点后面有(N-1)个9

10a=9+0.999999..  这个相加没有问题,只是此时的0后面是有(N-1)个9

10a=9+a   —->陷阱来了,10a的小数点后面有(N-1)个9.而9+a的小数点后面有N个9

后面也就不成立了。。。

呵呵

三条短信的背后——极致成就辉煌

《三条短信的背后—极致成就辉煌》 写于2010年10月5日国庆节,是在某团购网站工作期间的一些记录,今天整理记事本,发现其中的道理现在依然适用。特符文如下。
    国庆节期间,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团购网用户去体验了美团网的9个剧场的话剧。
1、消费前的购买成功提醒
      当我购买支付成功后收到了一个短信:“你好,Lpad。您团购的XXX的第一张美团卷密码XXXXXX,限XXX日使用,请提前半小时入场,地址:XXX 电话:  【美团网】”
      与大多数团购网站一样的是当你购买成功后会立即发送一条购买成功的提示短信(可能因为短信通道问题各家有延迟),而唯一不同的是内容里面加入购买者的”用户名“,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或是至少不觉得是群发模板(实际上是!),而是这条短信只是针对我进行单独服务的
       (备注: 当时的团购很少有几个网站提供这样的服务,在用户体验和用户忠诚度方面能比竞争对手提升一个台阶)
2、当场验证密码消费成功的提醒    
       当我持着该条短信当天进行消费的时候,该剧场的工作人员专门开辟一个区域来进行短信兑换门票及团购优惠卷的确认。当确认优惠卷成功后当场换票并在团购网站上注销掉该优惠码,同时美团网站系统发送一条如下的短信提醒用户已经进行消费了该产品及消费的详细时间:
      “您好,xxx的第一张美团卷密码XXXX已于10月04日18时48分消费,客服4006605335【美团网】”
       这让我感觉到当我在线下消费的时候,团购网站和商家在一起为我提供服务,而不是在网站团购成功后就跟该团购网站没有任何关系了,毕竟来消费体验的用户是团购网站和商家共同的潜在有价值用户,对于服务与用户体验的关注与极致追求会逐渐提升自身竞争力并构建出强有力的行业竞争壁垒。
3、消费临近结束时候的邀请用户进行短信评价
     当我在快欣赏完该话剧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具体内容如下:
     “美团邀您为《》打分,赢取积分!回复“分值+评论”参与,5分最高,1分最低。如:5很满意,下次还来【美团网】”
     刚好在话剧快结束的空闲时候,索性就回复了该短信,这让我更加坚信,我是在享受团购网站的服务产品,而不仅仅是该商家的服务产品
一个事情做到极致,而不在乎这件事情的大小。
多做一小步,成就一大步。极致之美,对于极致与完美的追求,成就明日的辉煌。
其他一些细节:
1、当我预览往期的团购的时候,如果我够买了该产品会提示我已经参加过该团购。当我参加过该团购并消费结束后,会在我登陆的时候提示我对该产品进行评价。(手机短信移动端和网站同步互动)
2、节日期间卖7天的产品,当天下单,不用等待产品团购结束即可消费,即使当天购买第二天才能消费也可以,这在操作上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咱们没有这样做。
(当时很多网站的程序还是得等到结束之后才能导出订单进行消费,后来就都基本能实现即时消费检验了—–为商家和用户优化环节,节约时间)
3、API的产品细节问题,目前咱们每个城市每天会有多个产品,而只能提供其中一个产品的api给聚合网站,这会影响到没有提交成功的产品的曝光率和购买量,希望能尽快解决。参考美团:http://www.meituan.com/api/v1/beijing/deals
  (根据趋势在从“每日一团”到“每日多团”的转变时候,要充分提升变化的能力和利用好现有的api免费宣传资源提升网站流量和产品的曝光度)
——————————–End———————————–

团购网站会死么?

    现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会觉得很可笑,认为答案无可争议。但是只要有人气聚集的地方就需要团购,除非团购有一天提供的东西不符合团购的“惊喜”,或是不足以吸引用户强烈的购买欲望! 那么团购才会死去。

什么叫“惊喜”?

对于团购用户来说,“惊喜”之一来自于价格;“惊喜”之二来自于“适时冲动消费”,冲动的前提是“价格”,其次是当时或是短期内有需要的产品;“惊喜”之三是身边的”商家+服务组合”—-不仅仅是价格,贴心的服务组合特别是餐饮的套餐组合推荐而不需要客人单点更符合大众的消费习惯。

所有的惊喜来自于产品的提供者 ——商家!取决于商家对团购的认识及对团购最终消费用户的期望值,愿意不愿意拿出惊爆的产品来进行销售,尝试带来一些长久的客人或知名度。由于团购是由商家主导而不是网站主导,那么我们看看会有哪些类型的商家在“被伤害“(或是未达到期望值)后会慢慢理性下来疏远团购。

第一类是大品牌主或是提供高端服务的商家,这类商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服务质量要求严格,有一定的客户群和知名度,价位稍高。这类商家只能帮助团购网站提升知名度和流量,而不是团购网站帮助他们提升客户群!

第二类是中端的品牌和商家,即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知名度,有少量客户群,提供的产品品质和质量还算可以,这类商家酒香怕巷子深,迫切需要提升知名度扩大用户群。把团购当成一个很好的推广平台,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消费人群。这类是最纠结的商家,因为其跟团购的联姻有利有弊,个中曲折可能只有自己知道,而团购的用户最终能否成为其固定消费人群有很多因素,如商家对于团购平台的选择-——每个团购平台都有自己的人群特性是否和该商家的消费群体切合? 商家自身的运营能力是否能承受住大量低价的团购用户,是否能提供标准的服务? 所以这类商家在团购上面会有两类态度: 深深的被伤害、互相切合长久发展直到被伤害(或未达到越来越高的期望值)。

第三类商家是快消品或是高利润产品行业(化妆品、美容保健、康体等)的商家,可能涵盖高中低端品牌,对于他们来说或许不用考虑团购的长久效益,只希望单笔团购能够“薄”利多销挣些钱就可以了。

第四类商家是没有特色的小商家,完全把团购网站当成一个免费的、高效推广平台,这样的商家对团购网站的用户无吸引力,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步淘汰。但是这类商家如果团结、引导好了应该对未来团购市场的竞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前三类商家是团购网站的必争之地,因为其在提供“惊喜“的同时能给团购网站的BD们带来一笔不少的收入,但是东东有礼认为在团购战争中,大品牌主只是锦上添花,而众多中小型商家才是团购的坚实后盾。

那么团购的出路在哪里?

东东有礼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团购的现状及机会》,在里面提到了一些可能性,从中小商户的角度出发,团购现在仍是众多小型商户卓有成效的营销解决方案,我们不禁要问团购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淘宝么? 当团购汇集了一定的知名度和不是那么高的忠诚度后,为了提高团购用户忠诚度给中小型商户提供一个产出管理(yield management)及某种动态定价系统(dynamic pricing)来方便的更新和发布产品 (参考阅读:团购网站遭遇瓶颈,未来发展急需转型)。而这些产品又能触动用户的消费忠诚。对各商家和消费者来说,所有这些都是大买卖,是双赢方案。

创业企业有千分之一成功的概率,却有几万种死法,那么最可能搞死团购的是?

——自己的野心!

虚夸的融资额、疯狂的广告比拼、投资人的高额预期、高利润的追求、对于高端优质商家的伤害…… 。所有的这些都是因为团购创业者最初的野心,这个野心轻轻扇动了一下翅膀,当一个泡沫涌起,就必须用另一个更大的泡沫来承载,这个蝴蝶效应是任何一个团购公司都不可能改变和逆转的,正是因为这种不可改变,可能会最终毁了现在的团购企业。

“Wars come and go, but my soldiers stay eternal !”,正如《极限特工》所说的,团购企业已死,但是团购这个模式依然可行。

本文由Tech2IPO作者东东有礼原创。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辞职信全文

苹果帝国的神话,一代辉煌的陨落?

 

北京时间8月25日早间消息,苹果董事会今天宣布,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辞职,董事会已任命前苹果COO蒂姆·库克(Tim Cook)接任苹果CEO一职。乔布斯被选为董事会主席,库克将加入董事会,立即生效 。

乔布斯今天向苹果董事会递交了辞呈,并强烈推荐前苹果COO蒂姆·库克(Tim Cook)接任苹果CEO一职。

以下是辞职信英文全文:

To the Appl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Apple Community:

I have always said if there ever came a day when I could no longer meet my duties and expectations as Apple’s CEO, I would be the first to let you know.

Unfortunately, that day has come.

I hereby resign as CEO of Apple. I would like to serve, if the Board sees fit, as Chairman of the Board, director and Apple employee.

As far as my successor goes, I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we execute our succession plan and name Tim Cook as CEO of Apple.

I believe Apple’s brightest and most innovative days are ahead of it. And I look forward to watching and contributing to its success in a new role.

I have made some of the best friends of my life at Apple, and I thank you all for the many years of being able to work alongside you.

Steve

中文翻译为:

致苹果董事会及苹果社区:

我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能履行作为苹果CEO的职责和期望,我会是第一个告诉你们知道的人。不幸的是,这一天到来了。

在此,我宣布从苹果CEO的职位上辞职,如果董事会同意,我将担任苹果董事会主席。

针对接任者,我强烈建议执行我们制定的接任计划,提名蒂姆·库克为苹果CEO。

我相信,苹果的未来将更加光明,更具创造力。我期待未来苹果的成功,也将为此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我在苹果结交了一些人生中最好的朋友,能和你们所有人一起共事这么多年,非常感谢你们

史蒂夫

WordPress不同分类下日志使用不同模板(转)

要实现不同WordPress不同分类下的日志调用不同的日志主题,解决办法很简单。

在你的theme目录下找到日志主题(single-theme.php)和plugin目录下的日志主题(single-plugin.php);把默认日志主题single.php复制一份,命名为single-all.php,之后把single.php的内容清空,加入以下代码:

引用
if ( in_category(‘theme’) )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theme.php’);
}
elseif ( in_category(‘plugin’) )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plugin.php’);
}
else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all.php’);
}
?>

这段代码的功能是自动判断如果分类的别名是theme,日志就自动调用single-theme.php;分类别名是plugin的话,就自动调用single-plugin.php文件,没指定的话,就自动调用默认的日志主题文件single-all.php,这样就实现了不同分类的日志使用不同主题的目的。

上面的代码也可以改成按分类目录ID来判断:

引用
if ( in_category(‘1’) )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theme.php’);
}
elseif ( in_category(‘2’) )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plugin.php’);
}
else {
include(TEMPLATEPATH . ‘/single-all.php’);
}
?>

如果分类ID为1,就调用single-theme.php文件,分类ID为2,就调用single-plugin.php文件,效果和判断别名是一样的,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