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型牛人李想:离乔布斯还差一点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经先后创立了三个企业:泡泡网、汽车之家和理想汽车;

本次系统性的探讨李想在他的三次创业中所渡过三次“劫”难、经历的四个人生阶段和攀爬人生五层楼的境界来分析下牛人李想的成长路径,以及有哪些方法是我们可以加以学习和参考的。

请查阅公众号:「创新者Pro」:进化型牛人李想,离乔布斯还差一点点

想收听语音版本的请移步:小宇宙APP:

内容如下,Enjoy~

专门研究牛人的何加盐老师把牛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天才型的牛人”、另外一种是“进化型的牛人”。天才型牛人很早就具备了核心优势,只是等待爆发的时机,而“进化型牛人”一开始并不具备核心优势,他们需要不断的练习、不断的试错,最后才获得优势,脱颖而出。天才型牛人学不了,而进化型牛人可以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是天才型牛人,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则是进化型牛人。

天才型牛人和进化型牛人最终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可能不相上下,前者需要等待时机遇水化龙、后者则需要持续成长鱼跃龙门。时机可遇不可求,而成长则可以去学习。

李想就是这样一位进化型的牛人。

李想1981年10月5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天秤座,今年43岁,刚过不惑之年。他是80后企业家的代表人物,18岁高中辍学全职创业做泡泡网,后又创建了汽车之家和理想汽车,李想是一个典型的进化型企业家,没打过一天工的李想的标签始终是一号位的”创业者“,但是他通过三次创业、经历四个阶段和攀爬了人生的五层楼始终在不断诠释着不同阶段的”创业者“:从小老板、到企业家、到商业领袖。今天的李想,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带着整个理想汽车团队朝着他心中的那个理想不断的持续加速成长和进化,目前他的事业边界还是在智能汽车领域。

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三段创业经历:第一次创业只关注竞争,最后没有赢;第二次创业,更关注用户,然后赢了这个市场;到了第三次创业,更关注组织。

年少成名的李想,在2006年5月登上央视《对话》栏目后与其他三位80后少年一起被誉为“京城IT四少”,当时的他们是被媒体看好的未来商业领袖,而李想自己深知其中的“虚实”,当2006年夏天的那个回旋镖击中了18年后的李想,今天的他已经脱胎换骨、实至名归。他已经持续进化与成长到了有能力与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全球“天才型企业家”同台竞争,并具备了进一步去问鼎全球顶级商业领袖的可能性。年轻无边界、年轻也有无限可能。

「创新者Pro」研究的第一个“进化型牛人”就是李想,站在2024年的当下,他具备我们心中东方企业家和未来商业领袖的定义和所有可能,同时他又离他的偶像“天才型牛人”乔布斯还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可能是一款创新的伟大产品、也可能是“进化型牛人”到“天才型牛人”的天然鸿沟,这条天然鸿沟有可能终其一生而遥不可及,也有可能就是天花板上的那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能不能逾越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但是「创新者Pro」比较看好和期待依然年轻和在持续在高速成长(又有理想)的李想。

风险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的区别

最近两个身边比较好的创业者朋友想做些项目的股权投资,分别问我如何评价项目及是否可以投资。结合我之前的一些经验,而不是以机构投资人的思维给你答案。在此讲下机构投资人和个人投资人的思路区别:

PDF文件下载如下:(如果你是从“沉思小屋”公众号来的,可以留言或私信问个问题免费解答)

是否所有企业都需要创始人?

为什么讨论这个话题,这源于从2019年我做的一个三人行®️孵化新国货品牌的创业尝试。在过往的十年投资经历中,从天使投资、到募集VC基金、再到上市公司战略投资和孵化。孵化过创新业务、也经历过被投企业被并购、更多的是一轮轮融资下去,甚至也帮助很多优秀的黑马创业者拿到了其他机构的投资……,这使得我不仅仅站在风险投资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更是回到企业的目的来尝试探讨:是否所有企业都需要创始人?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把企业分为四个阶段来分别看创始人和投资机构:

  • 一、初创期:初创期的企业更多的是创始人核心能力的体现,而这个阶段的投资逻辑更适合用“长板效应”,既天使投资的初创企业尤其喜欢投资某一个点具备长板的创始人,之后再通过组建团队等帮其补充其他短板。通过创始人的视野、能力、朋友圈资源等快速把企业提升到一定阶段,初创阶段的企业是:创始人>企业本身。
  • 二、成长期:成长期的企业除了创始人本身之外,更需要的是:一个无明显短板的团队和风口势能,既风险投资的成长期企业需要用“木桶理论”来进行投资的衡量,既团队和模式无明显短板能够盛住水,能否成长取决于是否能快速补短板。而势能和风口可遇不可求,需要创始人和投资人的视野和认知(这也是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其实是个专业技术活,赚认知的钱),踩在风口,猪都能飞,不是所有猪都能恰好在风口之前赶到。 当然有些有能力的投资机构也能去造一些风口把猪送上去。这个阶段的企业本身可能稍微大于创始人,就像高速行驶的列车,有了自动驾驶之后,驾驶员重要也不重要,至少没有那么重要。
  • 三、成熟期:成熟期的企业,商业和运营模式基本稳定,没有太大的挑战,增长也不会像之前成长期那么迅速,这个阶段很多创始人会选择董事长职务,主管战略和资本运作,而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或是创业元老来负责,一样做的不差。这个阶段大部分情况下创始人的作用可以忽略。
  • 四、二次创业期:不是所有企业跨国成熟期之后都能再次创业,让企业进行二次增长。这个阶段创始人的初心和创始人精神尤其重要,很多时候就是这个初心和精神能够让企业起死回生,再创辉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始人都具备创始人精神。
继续阅读

疫情短期内对市场、消费者和社会行为模式的影响

  • 疫情后会有个消费高峰反弹—补偿心理;但会回归更加理性的消费、且对社会服务要求更高(倒逼一些服务精细化);
  • 几个社会行为和个人心理变化不容忽视:
    • 封闭可能会打破一些春节消费的习俗——特别是农村的形态要关注;
    • 对居家办公和与家人活动空间的重新理解—— 家居行业、房地产行业;
    • 半成品市场的机会: 从年轻人——全部;
    • 医疗及卫生科普(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天然培训)
    • 202年11~12月是个生娃的高峰期?
  • 整个社会“慢下来”去思考(的启蒙阶段),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停下来修修轮胎、加加油;

短期的补偿性消费、长期回归更加理性

       疫情对消费市场/心理和社会行为的影响我觉得所有的模式,包括所有生意的本质还是要回到人。最简单的例子,大家近期压抑了很多天,不过这次疫情早晚都会被战胜。而战胜完之后,我们可能会用疯狂的补偿心理去消费。你会发现无论娱乐还是吃喝玩乐肯定会一个小的反弹,不过我觉得它不会有特别大的一个反弹。经过这次之后大家会更理性的回归,也更理性的去认知自己、认知社会,或许对这类服务会要求更高一些。这个其实是一个社会整体行为的变化。

继续阅读

疫情加速投资机构VC3.0模式的进化

其实在投资圈内我一直在讲,投资机构其实有几次模式的一个升级。最早刚进入中国的就是老牌的美元基金,其实他们做的事是一个纯外资背景,对国内外资本市场很懂。这帮前辈们更多时候做的是一个纯财务投资的事,而且不会过多的去干涉被投企业。至他们对行业的理解只是前瞻性很强,但是对行业的这种深度肯定不如创始人。   这是VC1.0,我们叫财务投资模式;

       大概在2012、13年,当时高榕资本、源码资本等他们提出了VC2.0就是创始人的基金。因为第一代基金他们是纯财务投资,资金来源就是这种老牌的美国的家族基金,或者国内的一些家族或大的集团。但是VC2.0他们做的,他们拿的钱是创始人的钱,这个创始人是什么?就是BAT的一些高管,这些人是风险投资催化下来的,通过上市拿到期权且真正赚到钱的这帮人。所以他们如果在做这些基金的LP,他对行业是有一些认知的,而且对社会的资源是有一定把握的。

       毕竟他们在BAT里面级别职位都比较高,所以实际他们是半个创始人。甚至是最早就是做产业,因为他们对互联网产业很懂很熟。所以VC2.0本质上就在于你发现大家不是在投资机构不仅仅是融钱了,而是要融投资机构钱背后的一些智慧行业资源,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一些产业的出行了。当然只是最近一两年重新把产业定义为这种行业的龙头公司,性质是一样。产业会比纯VC会更懂你,甚至可以给你业务、背书以及各种上下游的一些资源。它的发展会助力你发展的会更快一些,这是VC2.0。

继续阅读

疫情对现阶段投融资市场的影响

  • 现阶段融资的时间节奏乐观也要拖到下半年
  • 市场依然有钱、部分LP缺钱、基金更加集中、持币观望与抄底
  • 行业更加多元化,TMT之外的医疗和制造的机会

      

现阶段融资的时间节奏乐观也要拖到下半年

春节疫情发生之前,我往南方出差顺便跑了一圈,去拜访一些投资人,包括LP还有创业者朋友。大家对整个行业有初步的一个判断,即使没发生这次疫情也会有类似的判断,但当时我们还比较乐观。我在联想之星LS12蓝莲花组同学聚会上还讲过,2020年上半年本身是一个融钱最好的时候。

为什么? 因为很多投资机构之前募的钱基本在2019年、20年快到期了,他的投资期快到了,所以2019年很多机构其实有钱而没有投。这样的话他20年上半年大概率会有投资的压力,下半年这个节奏几乎也会放得很慢,这是当时的一个判断。但现在疫情发生就会有一些变动,基本今年3月份之前,我觉得很多投资机构的合伙人或者投资人都不太主动去开工、见面、开投委会。

少数的如果再春节前拿到了投资意向,或者年前跟进比较好的一些项目,今年上半年去Close的可能性极高。但是如果是今年重新去开始谈的话,在没有任何背书的情况下,除非你的项目足够硬,或者是你的数据足够好,否则的话其实今年上半年拿到钱可能性极低。

它整体会把这个节奏往后后移,大概移3~6个月,但这是正常的一个调整。

继续阅读

疫情对创始人的周期免疫力和底层思维能力的重新认知

我既是投资人又算是创始人,然后自己想了这次疫情对创始人的影响可以用4个词来概括,分别是:免疫力、现金流、底层思考能力、剩者为王。

1、不可不忽视的周期: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下行的免疫力

个人生存能力考验:98年洪水、03年非典、20年冠状病毒……,不要只做春天的孩子(不经历春夏秋冬没有免疫力),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关于免疫力,我从投资做到创业的时候,当时就想着2016、17年的资本环境不是特别好。我入行大概有10多年,在投资行业我经历过两个小的波谷,但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大寒冬。因为2013、14年全民创新、万众创业,是一个很大的高峰。然后15、16开始稍微调整,但是实际上整个创投行业还是在往上走,所以它不算是特别强的波谷。

那会儿有一个做投资的前辈跟我讲过,他说一个成熟的投资人或者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你是要穿越经济周期的。这个周期对创投行业是10年一个周期,大概从你的募、投、管、退,你经历一波周期要10年。二是全球及社会的经济周期,对周期感兴趣的推荐阅读周金涛的《涛动周期论》。

       咱们今天不讲全球的经济周期,先讲国内的几个自然灾害事件,98年洪水、03年非典、08年经济危机不算自然灾害、包括最近的这个病毒。你会发现每隔约5~7年左右,其实它有一波整个社会的周期,强迫你每个行业去做的一个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比较幸运,入行的时候刚好是整个创投行业的春天。

我大概在2016年左右告诉同事和同行,不要只做春天的孩子。一个人必须经历过自然的春夏秋冬,去感受春天的温暖,夏天很狂热,秋天的收获,也要经历寒冬的洗礼。但是很多人可能等不到果实收完,就觉得自己应该出来创业,就应该拿100万美金。我14年的时候去投天使,我那时的想法觉得只要是BAT出来的很核心的高管,就应该拿100万美金。当时怎么看?别管这个事靠不靠谱,这个人就值这个钱。实际当时是在春天去看待的情况,只要随便播个种子,在秋天就能去收获,确实很多人也很幸运的撒了很多种子。

       但是随着17、18年包括最近这几个月也算是更厉害的一个寒冬。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是说你播一个种子,就可以下一年秋天去收获。而是有可能冬天你连播种、生存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经济周期好的就在于它淘汰了一帮浮躁的人,让这些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公司可以活下去,而且会让这些公司经历寒冬的洗礼后活得会更好。就像没波经济周期之后就会诞生几家大的公司。

       这对创始人或者是核心团队是一个心态和思维方式的转变。刚才讲周期的时候,我大概有提过思维方式,比如以前我们出来可能觉得拿钱很容易,但你不知道去珍惜或者不知道去做。我去跑模式 、跑规模 、跑方向,然后去拿下融资。可能我只要能拿到下周融资,我这个企业就能活。

       其实投资在中国也不到100年的时间,在那之前的商业存在了那么多年,都没有回归到商业的本真。所以这波机会我觉得更好地让大家去静下心来去调整心态,调整对商业的理解。

继续阅读

疫情对公司组织的影响:线上化、协作化、数字游民、点线面类公司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读音bì,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淮南子·人间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此次疫情来的如此突然,另很多企业措手不及,这次疫情对创业和投资行业的影响和趋势变化并不全是坏事,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了“公司”这个组织形式的进化。

继续阅读

2020,新国货品牌的百年老店

​    祝各位朋友2020年元旦快乐,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除了真诚的感谢和祝福各位朋友们,对于2019和2020的思考我愿意持续跟大家分享。

    2019年3月份我写了一个文章《新国货品牌、全球化与产业并购》,然后我就毅然决然的创业了,因为相信,我愿意努力看见。

    从一个投资人角色到创始人角色的转变,看似很熟悉的事情,又那么陌生,创业会无限的放大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也会加速让你更了解自己与别人,每个人早晚都要经历类似过程从而逐渐走向成熟,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这个成长过程使得我们更加强大,也感谢在这个过程各位股东和贵人的持续帮助和支持,更感恩这一年的变化和挑战历练沉淀出来了一个能打仗能凝聚的团队,我更加坚定核心团队是打出来而不是选出来的。因为有这些小伙伴、股东和贵人们在一起,使得梵高的第一年在行业寒冬中依然活着且能持续活的更好。因为有一群人相信,所以我们更有可能去看见。

   

继续阅读